常见问题解答
您当前位置:
主页»新闻动态»

快递公司与快递员签交通事故分责协议 法院判决对外不具效力

时间:2025-05-14 11:21:42 浏览量:75712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蒋慧 记者任震宇)快递员派件途中违反交通规则,快递快递致他人损伤。公司被侵权人起诉快递公司和快递员,员签要求两方承担赔偿责任。交通快递公司以与快递员签订交通事故三七分责协议为由,事故主张其仅承担损失的分责法院30%责任。法院判决该协议属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内部约定,协议效力不具对外效力,判决判决由用人单位快递公司赔偿全部损失。对外

案情经过

张某是不具某快递公司的快递员,2019年11月,快递快递张某在派送快递的公司途中,在单行路上逆向行驶,员签与骑电动自行车的交通薛某迎面相撞,造成薛某摔倒受伤,事故车辆亦遭到损坏。经检查,薛某左腿骨折,需要住院治疗。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定,张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薛某无责任。经司法鉴定,薛某构成十级伤残。

经计算,在本次事故中薛某的各项损失共计34万余元,除去快递公司和快递员张某先行垫付的6万元,对剩余28万余元费用的负担,各方产生了争议。薛某认为,快递员张某违反交通规则,直接造成薛某身体受伤、财物损失,其应负主要责任。而某快递公司是张某的用人单位,其亦应对张某执行工作任务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后果承担责任。协商未果后,薛某将某快递公司和快递员张某一并诉至法院,要求两方共同赔偿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等各项费用共计28万余元。

某快递公司提出,与包括张某在内的所有快递员在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亦签订了交通事故责任分担协议书。根据该协议书约定,快递员因在执行工作任务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如涉及快递公司承担赔偿责任时,快递公司只承担30%的赔偿责任,由快递员自行承担剩余70%的赔偿责任。基于上述协议,某快递公司认为,对于本次事故产生的28万余元费用,快递公司只须承担30%,即8万余元的费用。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经计算,薛某的各项损失共计34万余元,快递公司已垫付医药费4万余元,快递员已垫付医药费2万余元,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快递公司还应赔偿剩余的各项损失共计28万余元。因薛某不认可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责任分担协议的内容及与本案的关联性,快递公司认为其仅应承担30%赔偿责任的抗辩意见一审法院不予采信。一审法院最终判决快递公司赔偿薛某各项损失共计28万余元。

某快递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虽然快递公司与快递员之间签订了关于交通事故责任分担的协议书,且协议书明确约定交通事故责任“三七开”,但是,该约定属于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的内部约定,仅对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具有法律约束力,并不当然对第三人薛某产生效力。而本案的法律关系是薛某要求快递公司和快递员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所以,协议书与本案的法律关系之间没有法律上的关联性。据此,一审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判决快递公司向薛某承担赔偿责任并无不当。至于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因签订交通事故责任分担协议引发的纠纷,可以另行解决。快递公司上诉称其仅承担30%的赔偿责任,缺乏法律依据,不予采信。最终,北京一中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企业内部担责协议不具备对外效力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胡保峰表示,《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快递员接收、运输、投递快递的工作,属于执行快递公司的工作任务,在此时间段内,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快递公司承担侵权责任,快递公司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先行赔偿受害人损失。

其次,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的协议一般不具有对外效力。一般而言,合同仅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不能对抗第三人。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的协议内容不能够拘束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即将生效的《民法典》对此也有明确规定,其第四百六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与《合同法》相比,增加了“仅”字,目的就是要突出合同的相对性原理。一般情况下,合同仅在签订合同的主体之间发生法律效力。

最后,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的协议内部效力问题。合同的效力问题,需要综合合同的主体、主体的意思表示、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格式条款等因素,予以综合评判,较为复杂。同时,快递公司和快递员之间的协议引发的纠纷属于合同纠纷,与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侵权责任纠纷不属于同一法律关系,所以,不适合在一个案件中合并处理,需要另行予以解决。如果协议有效,快递公司可以根据协议约定的比例向快递员追偿;如果协议无效,只有在快递员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时,快递公司才取得向快递员追偿的权利。

责任编辑:47
产品中心
文化
中心
综合
荣誉资质
荣誉资质
专业团队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TEL

020-123456789

邮箱:admin@aa.com
手机:020-123456789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Copyright © 2002-2017 深圳爱普丰电子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 防疫不误民俗 上海松江市场监管局专项排查美容美发店  销售侵权假冒口罩 男子被判三年罚4万  辽宁全力做好防控疫情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  爱心接力 江苏南京企业雪中送炭共抗疫情  福建严控外卖风险 落实“非接触式”送餐服务  广东省消委会:春节期间涉疫消费投诉稳步下降  近期全国消费市场运行现积极变化 销售触底回升  全国首个“停车场违法举报”平台在福州正式上线  中消协调查直播电商购物满意度 蘑菇街问题多被点名  广东佛山发出首张“一照通”营业执照  打好防疫阻击战 武汉市市场监管部门多措并举保民生  浙江宁波市消保委调查39家养老机构 整体表现较好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加强疫情防控广告监管  买到假茅台 法院判食品店“退一赔十”  舍小家为大家——福建战“疫”一线市场监管人风采录  天津连出五套“组合拳” 强化保健食品市场秩序  福建严禁发布涉疫情违法广告  宁夏银川:投诉举报“回头看” 严格时限办结上报  全国51家景区加入防疫自律公约 承诺安全有序迎客  天津立案调查一起涉案金额超400万余元假口罩案  大连银行《网上银行服务规范》入围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  四川:一季度医疗及医药用品投诉增长快  非洲酸枝木冒充红木销售 消费者维权获“退一赔三”  非洲酸枝木冒充红木销售 消费者维权获“退一赔三”  万余元买连衣裙不能退 市场监管“云端”解纠纷  上海:依法查处24起假“飘安”口罩案  简化程序优化服务 青海海西一企业获医疗器械临时生产许可证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发文督促电梯使用单位加强日常巡查  企业复工遭遇假劣口罩!上海查获涉嫌销售17万只假劣口罩案  网上已有售卖!口罩竟然也阻挡不了人脸数据泄露  广西柳州市场监管局:3天让“五菱”口罩从想法变成现实  “Tony老师”已就位 为何理发店空荡荡却预约不上?  南京建邺:全面落实防控工作  重庆防控疫情期间抽检食品1275批次  江西抚州: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全力守护复学复课  买到假茅台 法院判食品店“退一赔十”  宁夏银川:投诉举报“回头看” 严格时限办结上报  简化程序优化服务 青海海西一企业获医疗器械临时生产许可证  浙江省消保委约谈多家视频音频网站 要求禁止宣传“免广告”“跳广告”  包容审慎 特事特办 四川成都打响疫情防控信用监管的“组合拳”  买到假茅台 法院判食品店“退一赔十”  别想在口罩上做文章  非法经营民宿拒退房费 厦门一民宿老板被拘留  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付费网络游戏乱象几何?  辽宁沈阳:开展线上消费维权法律培训  21起投诉牵出182万涉案金!上海市场监管局查获89万余只违法口罩  山东持续严厉打击哄抬价格违法行为  销售侵权假冒口罩 男子被判三年罚4万  四川:一季度医疗及医药用品投诉增长快  简化程序优化服务 青海海西一企业获医疗器械临时生产许可证